在 2026 年初或将实施的美国职业移民改革中,EB2 与 EB3 作为雇主担保类移民的核心类别,改革重点集中在 “确保岗位真实性”—— 通过定义 “bona fide job offer”(真实工作机会)、明确移民局实地考察权限,减少 “虚假岗位”“雇主资质不符” 等问题,这对依赖雇主担保的申请人与计划提名海外员工的雇主而言,需提前了解规则变化,做好合规准备。

改革核心一:明确 “真实工作机会” 的定义
改革首次清晰界定 EB2/EB3 申请中 “真实工作机会” 的标准,要求雇主提供的岗位需满足 “持续存在、与业务相关、薪资符合标准” 三大条件。具体而言,雇主需证明岗位并非为移民申请临时设立,可提供岗位在公司组织架构中的长期定位说明、过往 3 年类似岗位的雇佣记录;岗位需与雇主核心业务直接相关,例如科技公司的 “软件工程师” 岗位需关联产品开发业务,避免 “与业务无关的挂名岗位”;同时,薪资需符合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本地同行业薪资标准(Prevailing Wage),提供薪资结构说明与过往员工薪资发放记录,证明有能力持续支付薪资。
这一调整将减少 “雇主为移民而设岗” 的情况,对申请人而言,也能降低因雇主岗位不真实导致的申请失败风险。
改革核心二:移民局获得明确的实地考察权限
改革明确移民局有权对 EB2/EB3 申请中的雇主进行实地考察,考察内容包括 “雇主实际运营情况、岗位是否真实存在、工作环境是否符合描述” 等。考察方式可能为突击检查或提前通知检查,雇主需准备的材料包括营业执照、办公场地
租赁合同、员工花名册、业务合同等,证明企业处于正常运营状态;同时需提供岗位的工作设备、职责说明文档,证明岗位已具备开展工作的条件。
若考察发现雇主存在 “无实际办公场地、岗位未实际开放、薪资未达标准” 等问题,移民局将驳回相关 EB2/EB3 申请,且雇主可能被纳入 “重点监管名单”,影响后续移民申请。
雇主与申请人应对策略
雇主需提前自查合规性。在提名海外员工前,确认自身具备 “持续雇佣能力”,整理好运营证明材料(如近 2 年财务报表、业务流水);为岗位制定详细的职责说明书,明确工作内容、考核标准,确保与移民申请材料一致;同时按要求完成劳工证(PERM)申请中的招聘流程,保留招聘广告、面试记录等,证明 “无法在本地招募到合适员工”。
申请人需谨慎选择雇主。在接受雇主担保前,核实雇主的运营状况(如通过企业信用平台查询注册信息、实地了解办公场地),要求雇主提供过往 EB2/EB3 申请的获批案例,确认其有合规提名经验;同时与雇主明确岗位的长期规划,避免因岗位临时取消导致移民计划中断。
综上,2026 年 EB2/EB3 改革的核心是 “保障真实性”,对合规雇主与真实求职的申请人而言,只要提前做好材料准备与资质核查,仍能顺利推进移民申请,关键在于重视岗位真实性与雇主合规性,避免触碰政策红线。